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創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 更多
學部組織
工作動態/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在人體肺部深處發現了一種新的細胞類型,擁有再生特性,能使對肺泡正常功能至關重要的其他細胞再生,有望在治療人類肺部疾病中發揮關鍵作用。
在這項研究中,賓夕法尼亞醫學院研究人員在分析人類肺組織時發現了這種新細胞,并將其命名為“呼吸氣道分泌細胞”(RASC)。這些細胞排列在位于肺部深處的微小氣道分支上,靠近肺泡(專門用來交換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場所)。此外,RASC擁有類似干細胞的特性,能再生為對肺泡正常功能至關重要的其他細胞。而吸煙和與吸煙有關的慢性阻塞性肺?。–OPD)會破壞RASC的再生功能,阻止這種破壞可能是治療COPD的好方法。
該論文第一作者、肺醫學講師瑪麗亞·巴西爾博士說:“COPD的致殘率和病死率都比較高,但人們對于其發病的細胞學原因一直知之甚少,識別出COPD患者肺部受損的細胞,特別是新祖細胞,有望催生新療法?!?/p>
COPD的典型特征是肺泡受損甚至喪失,并因慢性炎癥而加劇。據估計,美國有些地區約有10%的人罹患此病,全世界每年約300萬人因此死亡?;颊咄ǔP枰妙惞檀枷姿幒?或氧氣療法,但這些療法只能減緩疾病的惡化速度,并不能阻止或逆轉疾病進程??茖W家們對COPD的理解進展緩慢,部分原因是小鼠的肺部缺少人類肺部的關鍵特征,而RASC不存在于小鼠肺部。
通過觀察RASC和肺泡中一個重要的前體細胞AT2細胞之間的基因活性相似性,研究小組發現,除擁有分泌功能外,RASC還是AT2細胞的前身,它會再生成AT2以維持AT2細胞群正常并保持肺泡健康。
此前已有研究表明,COPD和其他肺部疾病患者體內的AT2細胞會出現異常,新研究表明,在COPD患者以及有吸煙史的非COPD患者的肺組織中,許多AT2細胞發生了改變,這表明,RASC-AT2的轉變出現了問題。
研究人員表示,盡管還需開展更多研究,但新發現表明,未來可以通過讓RASC-AT2的轉變過程恢復正常,甚至通過補充受損肺內RASC的數量來治療COPD。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