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創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 更多
學部組織
工作動態/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3月23日,廣東省肇慶市肇慶新區中心小學30對親子家庭走進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建成的“小小科學家之路”自然教育徑,在老師的帶領下以科學家的視角探游鼎湖山,成為第一批“小小科學家”。
第一站“鼎湖山自然教育展覽室”,同學們參觀“看見鼎湖山”鼎湖山自然教育展覽室,了解鼎湖山保護區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科研成果以及中國自然保護區發展歷程等內容。第二站“‘吃’碳的森林”,孩子和家長一起完成個人碳足跡計算表,再拿出胸徑尺測量樹木胸徑,并計算出對應的固碳量。第三站“蒲桃枝頭的無聲訊息”,同學們以蒲桃樹為觀察對象,體驗物候學家的日常工作,仔細觀察并填寫物候記錄表,并在老師的引導下思考物候觀測對監控氣候變化的意義。第四站“雨水的森林凈化之旅”,同學們學習了森林凈化雨水的過程,并用pH試紙檢測附近溪水的酸堿度;大家參與了森林凈化之旅小游戲。第五站“石頭的旅行”,同學們收集石頭,按每塊石頭的磨圓度排列,再現了它們的旅程;用放大鏡觀察石頭的結構,通過互相摩擦比較石頭的硬度,觀察和感受有趣的自然現象。第六站“歡迎來到苔蘚王國”,同學們觀察到形態各異的苔蘚。
自然教育徑還包括“天然氧吧的最佳范本”“死亡與新生”“白鷴的隱秘生活”“溝谷雨林的榕樹之家”“林冠層的神秘世界”“葉脈的分類學入門”“原真森林的天然博物館”等。自然教育徑運用科學的知識、通俗的語言和有趣的互動方式,激發社會公眾的學習興趣,通過簡單的觀察和數據記錄認識大自然,并鼓勵大眾參與公民科學項目。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